中央研究院_2017年院長講座片頭
當初和〝知識饗宴〞片頭的製作時間撞在一起,所以只用簡單的平面動畫來呈現〝院長講座〞的片頭。這次終於有時間來調整一下了。中央研究院每年的〝院長講座〞共有六位,畫面構成的元素為院長照片與該院長專業的領域元素。當初在沒有整體的規劃下,各院長排版方式雖然一致,但呈現風格卻各有不同。
舉例來說,〝蔡元培〞故院長屬於文學方面的學者,所以畫面以文學類的元素構成。而〝錢思亮〞故院長為化學方面的專家,所以畫面以化學類的元素構成。一樣的排版,都是標題中間偏左,人像居右,標題下方都放有代表物品,但一個是放書本,一個是放實驗器材,一個是沉穩色調,一個是明亮色系,最後給人的感覺不相干。接著的〝王世杰〞與〝朱家驊〞故院長依照一樣的模式進行,為了做色相上的區分,更是造成應該同一系列的片頭,越來越相形漸遠。
蔡元培院長講座片頭
錢思亮院長講座片頭
王世杰院長講座片頭
朱家驊院長講座片頭
直到製作到〝吳大猷〞故院長時,稍微更動了排版模式與色調,才抓到了滿意的風格,於是最後的〝胡適〞故院長也以相同的風格呈現。
吳大猷院長講座片頭
胡適院長講座片頭
六個故院長的片頭都完成了,但風格不統一的疙瘩一直留在心裡。打算時間空出時,再將先前四個故院長片頭更改為相同的風格。直到今年終於有時間進行,但隔段時間看,多少還是會看到不滿意的地方,尤其是使用照片這麼直接的方式,一直都不是我所喜歡的。想像如果把照片拿掉,畫面會更簡單舒服。不過時間充足,光統一風格似乎太簡單了。不如像〝知識饗宴〞做一段完整的片頭,而不是以單純的動態表現而已,一來也給自己累積個新作品。
其實〝院長講座〞與〝知識饗宴〞的性質很雷同,一樣都屬於多元主題、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與的講座。但為了要與〝知識饗宴〞作區分,特地不走〝知識饗宴〞的輕鬆、活潑路線,改走極簡、專業知性的路線。並且跳脫院內〝數理科學〞、〝人文社會科學〞、〝生命科學〞三個組別的元素,改往其他路線發想。
知識饗宴片頭
講座是讓人啟發、獲得知識的地方,於是我聯想到的有充電、寶庫、齒輪、拼圖、搜索、發條、任意門等元素。
充電:講座如同充電一樣讓人的到新的能源。
寶庫:知識如同無價之寶,講座如同寶庫藏有許多知識等人發掘。
齒輪:講座如同齒輪一樣,透過一層一層的帶動,啟發我們的思維。
拼圖:講座如同拼圖,透過一塊塊的知識,拼湊成一幅完整的畫。
搜索:講座如同上網一樣,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獲得的知訊。
發條:獲得知識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得到新的動力。
任意門:講座如同一道任意門帶人前往各個不同的領域。
以上為聯想到有關知識與講座的元素。有了構成元素後,按慣例先設計Ending Cut(最後的畫面)的步驟,再進而發想整體片頭的分鏡。
透過聯想到的構成元素尋找資料,其中充滿畫框的畫面,上我聯想到畫框有區隔現實與畫境的意涵,和任意門的概念甚為相近。〝門〞就是一道出入口,也具有區隔的意味。而畫框不像門來的具象,挺符合我想追求的感覺,決定先往這方向設計。
參考資料
有了大方向後,接著從標準字的設計著手。這次想跳脫使用院長照片的框架,減少使用具像的元素,以呈現極簡淡雅的感覺。所以標準字單純以文字為主,作些許筆畫上得編輯,最後以簡單的幾何物件與色彩來作點綴。因為每年的講座最開始皆由〝蔡元培〞故院長開始,所以這裡也以它作為設計的原型。
標準字發想
設計幾組標準字後,試著搭配背景,勾勒出 Ending Cut的畫面。嘗試搭配幾組不同的標準字,最終圖K的概念最符合想要呈現的感覺。
Ending Cut設計
Ending Cut
而Ending Cut的畫面,讓人聯想它的最後分鏡,鏡頭是從底部的畫框拉出,最後就定位帶到標準字。進一步聯想到畫框裡面是另外一個世界,這世界可以做與Ending Cut反差大的設計。如Ending Cut是簡單的畫框構成,而畫框裡卻有著精密的機械運作,需透過層層機關帶動,才帶到Ending Cut。傳達講座雖然開放給一般民眾,講演內容有簡易化,但實則還是深度多元的理念。
心裡有個想法後,尋找現有畫面資料,將畫面拼湊想像的分鏡。因為主要是看分鏡,所以雖然分鏡中的物體,不是我所要的,但大約可以抓出最後想呈現的感覺。
初始分鏡圖
初始分鏡完成,可以想像完成後的影像會在一定的水準內,但也就只有在水準內,似乎跟平常看過的片頭形式相近,辨識度不高,如此不會讓人留下記憶點。
要想避免這點就必須要所突破,需要想點與以往不同的感覺,所以只好先放棄目前的版本,繼續想另一個分鏡。往後一定還有機會能再其他的片頭中使用。
繼續透過新的參考資料,並保留原本的標準字,設計出以拼圖為主軸的Ending Cut。
以拼圖為主軸的Ending Cut
由於整體呈現偏向平面為主,讓人聯想到現代人手機不離身,用手在手機上滑動的畫面。所以打算套用手機操作的情形,以手與介面間的互動為主軸的分鏡。藉由使用手機的滑動、放大縮小、點選、拖拉等手勢,由Ending Cut的畫面往前推想,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編織出整段分鏡。這版的分鏡畫面較單純,自己動手畫比較快,所以就沒像初版分鏡一樣擷取現有的畫面構成。
新版分鏡圖
其實用手機操作來呈現的影片作品也不少,但大多還是以2D的畫面呈現。為了要有所不同,我以較熟悉的3D製作,透過這點讓畫面不只是單純的2D,更多了立體的視野。分鏡確定好後,開始進行製作部分。
3D呈現的Ending Cut
期間也有考慮過講座是開放給觀眾參加的,色彩是否要活潑點。但後來還是走最初的淡雅路線,所以顏色以素白為主。
加入色彩的Ending Cut
素白的Ending Cut
此次影像構成的元素很單純,除了手之外,基本上3D模型製作皆不須花費太多時間。整體表演多以手為出發點帶出,由手作為主導,所以手的呈現方式可說是最重要部分。若以寫實的手來呈現動作,動作或質感上只要一點點的不像,給人的感覺就會差很多,因為任何人每天都會看到自己的手,所以對於一點點的異常都會很敏感,還不如實拍孩的實際,但這樣就沒意思了,所以決定將手使用虛擬的方式呈現較為妥當。
寫實風格的手
虛擬化風格的手
模型與材質都完成後,接著進行表演動態的部分。先把大的動作做出來,再來進行細修部分,加入施力點、慣性等細微動作,一步步讓動作活起來。手的拖拉、放大,介面的移動、旋轉,每個動態都會有慣性產生,剛開始時快,要結束時漸慢,以弧線方式進行。不會是一致的速率,以直線的方式呈現,只有機器才會有如此精準的動作。並且模擬每個動作間的停頓,因為人做每個動作一定都經過思考,除非是未經思考的習慣動作,如此才不會向安排好的動作,做到這點就能使表演生動起來。
雖說動作的要領都有了解,但此次動態部分最難處理的就是以手指帶動介面旋轉這個動作。起初架設手的骨架時,沒有特地做出指頭的控制點,所以旋轉時無法以指頭為中心點作旋轉,只能硬做,才有旋轉時的施力點怪怪的感覺,效果不是太理想,往後還是不能偷懶才行。
期間有嘗試過讓手的動作帶有殘影的感覺,動作產生時間差的效果挺有趣的,不過似乎顯得雜亂,讓人不知道要看甚麼地方,且與極簡的想法違背,最後還是作罷。可惜找不到過程影片檔,只剩下截圖了。
加入殘影效果
動態大致完成後,將動態輸出成預覽模式,並尋找適當的背景音樂。經由音樂的節奏,再反過頭來將動態配合音樂節奏作微調,使動態與音樂更融為一體。因為本身不會音樂編輯軟體,只能從動態著手。
動態底定後,將動態做正式的連續圖像輸出,經由後製軟體將圖像做合成、調整色調與修改顏色,另外讓手觸控介面時加入HUD這類科技元素,像鋼鐵人那樣讓整體帶有科技感。畢竟講座是帶給大眾新知,帶點科技元素讓人不會覺得是老生常談,挺符合的。
加入科技元素
到這邊片頭大致上算完成了,但手的部分想要做點加強。因為手是淺色,與介面的顏色相近,使表演效果降低。於是將手加入晶體的質感,使手更有份量感,也達到與介面做區分的目的。
調整手部的質感
基本上這次的製作算挺順利的,比起初版的分鏡,更是簡單許多,但簡單的方式呈現出新的效果我認為更是應該追求的目標。雖然沒有很滿意,但有嘗試不同的風格也不算浪廢時間,最後再看一次吧。
中央研究院_2017年院長講座片頭 from jomanwing on Vimeo.
1 則留言:
Hello sir. I want Kontakt you pls message me in E-mail
My e-mail : kayamertcan55@gmail.com
張貼留言